所有的冥想技巧都一样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生给患有与压力有关的疾病的病人开冥想的处方,科学家们对来自佛教、中国和吠陀传统的不同技术如何产生不同的结果有了更好的理解。
一篇新论文发表在意识与认知讨论三个类别来组织和更好地理解冥想:
- 集中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物体或情感上;
- 开放式监测——注意自己的呼吸或思想;
- 自动自我超越——超越自身活动的冥想——这是作者引入的一个新范畴。
“这个想法是,在某种意义上,冥想是一种‘认知任务’,脑电图频率为不同的任务而知,”该研究的合著者、大脑中心主任弗雷德·特拉维斯博士说。意识以及Maharishi管理大学的认知学。
集中注意力,以β /gamma活动为特征,包括来自藏传佛教(仁爱和同情)、佛教(禅宗和钻石之道)和中国(气功)传统的冥想。
以θ波活动为特征的开放式监测,包括来自佛教(正念和坐禅)、中国(气功)和吠陀(霎哈嘉瑜伽)传统的冥想。
以alpha1活动为特征的自动自我超越,包括来自吠陀的冥想(超在禅定派)和中国(气功)传统。
在不同类别之间,所包含的冥想在焦点、主体/客体关系和程序上有所不同。这些发现揭示了一个常见的错误,即将冥想平均在一起来确定机制或临床效果。
冥想的成分和效果各不相同,就像药物一样。乔纳森·希尔博士是本书的合著者,里士满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哲学教授,也是几本关于冥想的书籍和出版物的作者。他说:“把它们放在一起‘本质上是一样的’简直是一个错误。”
“在研究冥想的生理模式或临床结果时,需要尊重冥想技巧之间的明显差异冥想特拉维斯博士说。“如果把它们平均在一起,那么由此产生的现象学、生理学和临床特征就不能有意义地解释。”
进一步探索
所提供的Maharishi管理大学
引用:所有的冥想技巧都是一样的吗?(2010, 7月20日)检索到2022年7月4日从//www.puressens.com/news/2010-07-meditation-techniques.html
这份文件受版权保护。除为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而进行的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