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肺损伤的患者中,较低水平的机械通气与较好的预后相关
在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使用低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和呼出的空气量)的保护性机械通气与更好的结局相关,包括更少的肺损伤、更低的死亡率、更少的肺部感染和更短的住院时间。发表在10月24日至31日的《科学》杂志上的一项对以往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美国医学会杂志》。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救生策略。然而,明确的证据表明,机械通气有加重和沉淀肺损伤的潜力。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一种较温和的形式,以前称为急性肺损伤(ALI),机械通气可导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研究发现,使用低潮气量的肺保护机械通气可以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有人建议使用低潮气量也有利于没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
巴西圣保罗圣Andre ABC医学院的医学博士、硕士Ary Serpa Neto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以确定在无肺损伤患者开始机械通气时,常规(较高)潮气量或保护性(较低)潮气量是否与肺损伤、死亡率和肺部感染相关。在搜索了医学文献后,研究人员确定了20篇(2822名参与者)符合纳入研究的标准。
数据分析表明,接受低潮气量通气的患者肺损伤发展风险降低了67%,死亡风险降低了36%。按研究类型分层时,肺损伤发展的结果相似(随机与非随机),且仅在随机试验肺部感染和死亡率的非随机试验。分析还显示,在保护性通气组,发病率较低肺部感染平均住院时间较短(分别为7天和9天)。
“总之,我们的荟萃分析表明,在无肺损伤的患者中,在机械通气开始时使用低潮气量的保护性通气可能与更好的临床结果相关。我们认为,需要临床试验来比较高潮气量和低潮气量的异质组患者接受机械通风更长的时间,”作者写道。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