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慈悲冥想可以减少“走神”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慈悲冥想的练习可能是对漂移思维的有效解药。
研究人员指出,同情心冥想集中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善意想法。在这方面,它不同于大多数形式的冥想,因为参与者被“引导”走向慈悲的思想。
这篇研究文章,“游移的头脑是不太关心的头脑”,最近发表在积极心理学杂志。
该研究的合著者詹姆斯·多蒂说:“这是第一次有报告表明,正式的同情训练可以减少走神的倾向,同时增加对他人和自己的关怀行为。”斯坦福神经外科医生,斯坦福同情和利他主义研究和教育中心的创始人和主任。
“走神”是指你的思想不再长时间停留在一个话题上。先前的研究表明,人们有50%的清醒时间花在工作上走神他常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多蒂说,在当今这个充斥着无数干扰的世界里,正念非常有用,因为人类经常不知所措,很难完成必要的任务。
“闭上眼睛,通过正念练习进行注意力训练,不仅能减少分心带来的负面生理影响,分心会导致焦虑和恐惧,但它可以提高一个人处理重要任务的能力,不会对很多人经常出现的消极对话产生情绪反应。”
提高专注力
研究人员说,阻止走神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加强“正念”的练习,即以一种不加评判的方式关注当前时刻的状态。
与其他形式的冥想不同的是,慈悲冥想训练涉及到对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的认知和减轻的愿望。因此,它强调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的人、物体或情况上,而不是进行没有特定目标的冥想。
研究人员写道:“这种技巧上的差异可能反过来导致走神的变化,这与正念训练中观察到的不同。”
正如研究人员所指出的,同情心的定义是一种对痛苦的意识、同情的关注和希望看到痛苦得到缓解的愿望,以及一种帮助减轻痛苦的反应或准备。
这项研究调查了51名参与慈悲冥想项目的成年人,测量了他们不同的走神状态(中性的、愉快的和不愉快的话题)以及关心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参与者参加了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开发的一项世俗慈悲冥想训练项目,该项目由一名认证讲师讲授,共九节两小时的课程。
他们被鼓励每天至少冥想15分钟,如果可能的话,冥想30分钟。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参与者被问及诸如“你在想什么而不是你正在做的事情?”和“你今天有没有为自己做过什么好事或关心过别人?”
研究人员还给参与者提供了“善良或关心的行为”的例子,比如拜访养老院的人,帮助孩子做作业或学习新东西,告诉朋友、家人或同事他们对那个人的欣赏。
结果表明,慈悲冥想减少了对中性话题的走神,增加了对自己的关怀行为。
而且,参与者参与的越多慈悲冥想通过练习,他们越少走神到不愉快的话题上,越多走神到愉快的话题上,根据这项研究,这两者都与关心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增加有关。
走神并不总是有问题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首次初步证明,正式的同情训练可以减少走神,引发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爱行为。
多蒂指出,走神本身不一定是坏事。与走神转移到消极或中性话题不同,研究人员没有发现走神转移到积极话题时,对自己或他人的关心行为减少。
人们允许自己的思想走神,无论是出于选择还是偶然,因为它有时会产生具体的回报——比如智力上的洞察力,甚至是物质上的生存。
例如,如果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个关键的见解或一个令人愉快的话题,那么将一行文字反复阅读三次就无关紧要了。这与走神形成了鲜明对比,走神会释放出大量的焦虑和恐惧。
多蒂指出,人类的进化特征之一是能够监控潜在威胁,并立即将注意力集中在威胁上。
他说:“如果有太多这样的威胁,或者生活在有这么多人们认为必须参加的活动的现代社会,我们分析这些威胁的内部系统会让我们感到不知所措、焦虑和疲惫。”
多蒂补充说,走神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现实注意不断转移。
进一步探索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