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过于急切地寻求社会规则
三岁的孩子很快就能吸收社会规范。LMU心理学家马可·f·h·施密特(Marco F. H. Schmidt)的一项研究显示,他们甚至认为行为是受规则支配的,不受任何规范的约束,并坚持让其他人遵守这些自我推断的“规范”。
孩子们应该说“你好”和“谢谢”,分享而不是从别人手里抢走别人的桶。从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从成年人那里学习决定日常社会交往的规则。这些规范就像一种“社会粘合剂”,在人类合作和文化的进化和维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慕尼黑大学“人类规范的发展起源”研究小组负责人马可·f·h·施密特博士说。他和他的团队一起调查了儿童从什么年龄开始,如何发展对规范的理解,以及什么心理和动机机制允许这种发展。
在最近发表在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心理科学马科·f·h·施密特(Marco F. H. Schmidt)与卢卡斯·p·巴特勒(Lucas P. Butler,马里兰大学助理教授)、茱莉亚·海因茨(Julia Heinz)和迈克尔·托马塞洛(Michael Tomasello,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联合主任)合作,现在证明三岁的孩子不仅会学习社会规范从直接的指示和禁止——这是传统上的假设,但也寻求规范本身——甚至在成年人看不到的地方推断它们。施密特说:“学龄前儿童很快就能理解个人行为和他人自发的行为是可概括的,受规则和约束的。”
与社会规范的亲密关系
在这项研究中,施密特在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领导,他于2015年10月从那里转到LMU,这位发展心理学家让三岁的孩子顺便观看成年人的自发行为。在一种情况下,孩子们看着一个不认识的人从他们的包里拿出工具和其他物品,在另一种情况下,甚至从垃圾袋里拿出无用的垃圾物品。然后,这个人自发地用这些物体执行了一个简短的、目标导向的动作,而不做任何评论。例如,用树枝沿着桌子拉着一块树皮。在其他变体中,同样的动作是自发地(喊一声“看!”)或无意地(大声地“哎呀!”)进行的。不管孩子们看到了什么,他们都认为奇异的、自发的、显然没有目的的行为是可以概括的、绝对正确的——只要根据他们的观察,这种行为不是无意的。他们甚至期望另一个人做完全相同的事情,当这个人用物体做了不同的事情时,他们会抗议,从而违反了孩子们推断的“社会规范”。学龄前儿童犯了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最初指出的谬论,即从现实中推导出应该是什么。即使他们偶然观察到一个简单的动作只有一次,也没有任何潜在的规范或规则,”施密特说。“因此,这些发现表明,即使没有直接指令在美国,孩子们会对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世界得出深远的结论,”卢卡斯·p·巴特勒(Lucas P. Butler)说。
施密特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的这种将社会世界视为固有的规范和规则控制的基本倾向,可能是他们一起做事、认同自己的文化群体和获取文化知识的动机的一种表达。施密特说:“可能是我们与社会规范共同的‘亲密关系’将人类社会的核心维系在一起。”
更多信息:M. F. H.施密特等。年幼的孩子看到一个单一的行为,就能推断出一个社会规范:3岁儿童的混杂规范性,心理科学(2016)。DOI: 10.1177 / 095679761666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