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感染基因模式的菌株差异

寨卡病毒感染基因模式的菌株差异
当神经前体细胞被非洲或亚洲寨卡病毒株感染时,基因表达的重叠部分发生了变化。信贷:核酸的研究

科学家揭示了非洲和亚洲寨卡病毒株感染神经祖细胞的分子差异。

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为寨卡病毒最近成为全球卫生紧急事件提供深入了解,也指出p53蛋白抑制剂可能成为开发保护寨卡病毒药物的先导

埃默里大学(Emor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的研究小组今年春天发现,神经祖细胞对寨卡病毒感染尤其脆弱核酸的研究。这篇论文在发表前也被发布在BioRxiv上。

寨卡病毒于20世纪40年代在乌干达首次被发现,在20世纪下半叶的某个时候,寨卡病毒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分支:非洲和亚洲。目前在西半球流行的毒株与婴儿小头症和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与亚洲血统关系更密切。

该研究团队对亚洲和非洲寨卡病毒菌株开启和关闭的基因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在人类神经前体细胞中。这组作者将登革热描述为比寨卡病毒的任何一种菌株都能诱发更强烈的基因表达变化。尽管他们表明登革热可以像寨卡病毒一样感染神经祖细胞,不会阻碍细胞生长或导致细胞死亡。

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教授、资深作者金鹏博士说:“这表明,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之间的差异不在于能够感染神经祖细胞,而在于寨卡病毒感染神经祖细胞时造成的伤害。”

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后研究员张飞然博士。现任埃默里大学精神病学助理教授的温哲星博士是作者之一。金的实验室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宋洪军博士、明国立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唐恒力博士、美国国家转化科学推进中心的郑卫博士合作。

寨卡病毒引起的变化更多地集中在涉及DNA复制和修复的基因上,这表明寨卡病毒感染更容易破坏细胞复制。寨卡病毒和登革热有基因相关性,两种病毒都是通过蚊子传播的。登革热感染主要影响血液中的细胞,可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但与寨卡病毒一样,它与小头畸形等出生缺陷没有关联。

与非洲毒株相比,被亚洲毒株感染的寨卡病毒对p53基因和与细胞对病毒感染反应有关的基因(如干扰素)的影响更大。两种寨卡病毒菌株都能够感染神经前体细胞并导致细胞死亡。

P53,经常突变它被称为“基因组的守护者”,因为它可以促进DNA修复或阻止DNA受损时的生长。研究人员测试了被鉴定为p53抑制剂的化合物——飞蛾菊酯是否能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寨卡病毒感染而死亡。他们可以,尽管金警告说,没有在活的动物身上测试过飞蛾菊酯对寨卡病毒的活性。

他说:“p53通路有可能被其他人类耐受良好的化合物所瞄准。”

所用的干细胞来源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而这些细胞则来源于供体的皮肤细胞。埃默里大学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NS079625)和埃默里遗传学发现基金的支持。


进一步探索

研究发现,寨卡病毒感染是由一种血清型病毒引起的

更多信息:Feiran Zhang等,与ZIKV暴露在人类皮层神经祖细胞中的分子特征,核酸的研究(2016)。DOI: 10.1093 / nar / gkw765
所提供的埃默里大学
引用:寨卡病毒感染基因模式的菌株差异(2016年9月1日)于2021年4月27日从//www.puressens.com/news/2016-09-strain-differences-zika-infection-gene.html检索
此文件受版权保护。除作私人学习或研究之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任何部分不得转载。本内容仅供参考之用。
0股票

反馈给编辑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