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微粒使抗体药物“搭便车”修复受损心脏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血小板微粒是心脏病发作后将治疗药物直接送入心脏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增加了该部位的药物浓度,可以帮助心脏病发作患者减少用于帮助康复的药物的副作用。
从一个心脏病不会在初始事件结束时停止。心脏病发作后,炎症细胞会释放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蛋白质,它会引起炎症反应,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心脏瘢痕的形成。IL-1β阻断药物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它们存在显著的风险和风险副作用.
“IL-1β似乎是这里的坏人,但它是身体对任何外部病原体的防御之一——它诱导炎症作为一种杀死入侵的病原体的方式,”柯程说,兰德尔B.特里Jr.再生医学特聘教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
“因此,如果你发明了一种阻断IL-1β功能的药物,并通过静脉注射将其输送到患者全身,你可能会产生比你解决的问题更多的问题。但如果你能以某种方式将药物对准心脏,就可能降低副作用的风险,给病人所需的治疗。”
血小板——促进血液凝结的微小血细胞——有一种天然的“归巢”能力,使它们能够定位心脏病发作的损伤部位。Cheng和他的同事先前证明,通过将血小板膜放置在干细胞和纳米颗粒上,可以对受伤的心脏进行靶向修复,从而利用这种能力是可能的。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小组用IL-1β阻断抗体武装血小板衍生的微粒临床试验),并在一个小鼠模型.接受靶向治疗的小鼠心脏中的药物浓度比未接受靶向治疗的小鼠高出约10倍。此外,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小鼠在70天后恢复了50%的心功能,而接受传统(非靶向)药物治疗的小鼠恢复了25%。
Cheng说:“血小板有效地将药物直接运送到心脏病发作的部位,在需要药物的地方提供更高浓度的药物。”“希望这种方法能让医生在获得相同疗效的同时减少药物使用量,同时减少副作用。”
作品出现在科学的进步并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心脏协会的支持。通讯作者。博士后研究员李振华,第一作者。
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