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全球对COVID-19的情绪正从恐惧转向愤怒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Singapore)领导的一项全球情绪研究发现,人们在COVID-19爆发之初形成的恐惧已经被对大流行过程的愤怒所取代。
在对2000多万条与冠状病毒有关的英文推文进行分析后,一个国际通信研究团队观察到,反映恐惧的推文虽然在疫情爆发初期因围绕冠状病毒的不确定性而占主导地位,但在疫情蔓延过程中逐渐减少。
在与愤怒相关的推文中,仇外情绪是一个共同的主题,这种情绪逐渐增加,在3月12日达到顶峰,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第二天。愤怒随后演变成反映因孤立和社会隔离而产生的情感。
与之后的转变相伴而生的是表达喜悦的推文,研究人员表示,这表明了一种自豪感、感激感、希望感和幸福感。反映悲伤情绪的推文翻了一番,尽管其比例仍低于其他情绪。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情绪在短时间内迅速演变,这表明有必要通过政府和卫生当局的战略沟通,应对日益波动的情绪。南洋理工大学Wee Kim Wee传播与信息学院的梅·o·伦(May O. Lwin)教授说,在这些行为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之前,也要注意网民的负责任行为。
Lwin教授领导了代表四个国家的研究小组,他说:“在世界范围内,在大流行的初期,人们发现了强烈的负面恐惧情绪,但到4月初,这些情绪已逐渐被愤怒所取代。”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由情绪驱动的集体问题正在发展,如COVID-19大流行的痛苦经历,包括大规模社会隔离和人类生命损失。如果这样专横的公众情绪并不是通过清晰和果断被当局沟通,解决公民团体和社会媒体的利益相关者,有可能滋生不信任等问题的出现在疾病的处理,相信网上的谎言,可能阻碍疾病的持续控制。”
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JMIR公共卫生和监测在五月。
愤怒中透出一丝希望和感激
为了确定恐惧、愤怒、悲伤和快乐这四种基本情绪的表达趋势,并研究这些情绪背后的叙述方式,伦温教授和她的团队首先收集了20325929条包含“武汉”、“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和“COVID”关键词的英文推文。
这些推文来自170多个国家的700多万独立用户,是从1月底到4月初在美国科学技术研究局高性能计算研究所(A*STAR)收集的,使用的是Twitter的标准搜索应用界面程序。
Lwin教授说:“虽然数据只关注了围绕这四个选定关键词的公开推文,但结果足以引发关于目前疫情可能引发的问题的讨论。”他的合作者还包括天津大学、卢加诺大学和墨尔本大学。
然后使用A*STAR开发的算法分析推文的潜在情绪,该算法的准确性已在之前的研究中得到证明。根据排名靠前的单字和双字短语为四种情绪中的每一种生成单词云。
通过分析结果,该团队发现,“首例”和“疫情爆发”等词是1月底twitter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这表明这种担忧可能与新冠病毒及其未知性质有关,导致遏制和传播的不确定性。
仇外心理也反映在大流行之初,当时疫情主要在中国和亚洲得到控制,如“种族主义者”和“中国人”等词所示。
随着大流行的升级,出现了对新冠肺炎诊断检测和医疗用品短缺的担忧,如“检测短缺”和“未计数”等词所暗示的。随后,愤怒转向了围绕社交隔离可能导致的“隔离疲劳”的话语,比如“待在家里”和一些粗话。
围绕着失去朋友和家人的话题的悲伤迹象也开始浮出水面,与“所爱之人”和“去世”有关的词语突出显示了因疫情造成的个人创伤经历引起的潜在社会关切。
但由南大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与这些负面情绪相伴而生的是与国家自豪感、感恩和社区精神相关的喜悦情绪,人们会说“谢谢”、“好消息”和“感觉很好”等词语。
作为JMIR研究的延伸,从4月初到6月中旬收集和分析的推文也显示,这些积极情绪超过了社交媒体上的恐惧帖子。
由伦温教授领导的后续研究将深入研究各国公众情绪的具体趋势。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在新加坡,与适应力、公民自豪感、对英雄行为和善举的庆祝有关的积极情绪有一种适度的平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国家的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强烈的负面情绪。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