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反映了社会交往的感知能力
人类被赋予与他人互动和维持社会关系的内在社会动机。研究表明,瞳孔的大小可以作为个人动机的窗口,如性、金钱等。然而,到目前为止,瞳孔大小是否能洞察社会动机,特别是社会互动,仍然是难以捉摸的。
最近,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江毅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的倾向是否社会互动可以被眼睛反射。
易教授说:“人们每天淹没在社交互动信号中,要么是向我们发出互动邀请的代理(第二人称视角),要么是进行相互交流的人(第三人称视角)。”
使用小学生评估方法,研究人员记录了观察者的学生观察这些社会互动信号时的大小。
结果显示,观察者的瞳孔的大小无论是当他们看到一个向他们发送互动意图的个体时,还是当他们看到面对着的个体进行社交互动时,与没有面对的个体相比,都会显著扩大。
相比之下,当这些社会互动实体倒置时,这种瞳孔扩张效应就消失了。此外,这种瞳孔扩张效应依赖于对互动主体交际意图的正确理解。
综上所述,这些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社会互动的感知是通过瞳孔扩张展开的,这揭示了视觉系统对社会互动的先天敏感性。
更重要的是,小学生对社会互动信息的反应可能提供了一种方便的生物标志物,以促进社会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例如自闭症。
这项名为“眼睛有它:社会互动的感知通过瞳孔扩张展开”的研究已于7月1日在网上发表神经科学通报.
更多信息:Yuhui Cheng等人,眼睛有它:社会互动的感知通过瞳孔扩张展开,神经科学通报(2021)。DOI: 10.1007 / s12264 - 021 - 00739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