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模态语义加工中发现动态神经回路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杜毅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最近使用无创时计经颅磁刺激(TMS)技术发现了多模态语义整合中的神经回路。
通过揭示额叶控制和颞叶表征区域的时间动态,研究人员首次对多模态语义处理的动态大脑网络提供了新的认识。语义处理是人类认知的一个决定性特征。语义认知至少包括两个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由后颞中回支持的语义知识的长期存储过程和由额下叶皮层支持的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与概念表征的相互作用使我们能够灵活地检索知识。然而,在语义处理过程中,控制区域如何与时间表示区域进行动态交互仍然是未知的。
通过拆分可能的手势-言语集成研究人员分别在pMTG或IFG上应用抑制性双脉冲TMS,观察到语义一致性效应的差异时间选择性破坏(即,由于手势和语音单词之间的语义冲突而导致的反应时间成本)。
提出了一种两阶段手势语音集成神经回路(pMTG-IFG-pMTG)。具体来说,在词汇前阶段(即词汇检索之前),有一个pmtg - ifg顺序参与激活手势语义和自上而下约束语音语音处理。
在词汇后阶段(即词汇检索后),存在一个ifg - pmtg反馈信号,可能与目标导向语义表征和多模态语义统一的控制有关。
本研究进一步深化了现有的知识,并启发了未来对情态语义网络的时间动态和认知过程的研究。
这项工作,题为“TMS揭示之间的动态互动额下回和后颞中回在手势-言语语义整合中的作用,”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11月16日。
更多信息:赵婉莹等,TMS揭示了额下回和后颞中回在手势-语音语义整合中的动态相互作用,神经科学杂志(2021)。DOI: 10.1523 / jneurosci.1355 - 2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