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视网膜轴突纤维束早期诊断视神经病变的新技术

由香港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眼科学学系领导的研究小组,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中大医学院)及本地及国际合作伙伴合作,开发了一项新的技术ROTA(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纹理分析),以揭示视网膜轴突纤维束的光学纹理和轨迹。ROTA优于目前的临床标准,在青光眼(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早期视神经损伤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5.0%至28.4%。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青光眼的临床诊断是基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测量,通常是通过非侵入性数字成像设备获得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10月),假阳性假阴性很常见,这使得对OCT结果的临床解释很困难,即使是青光眼专家。一项荟萃分析支持了这一结论,该分析报告显示,在特异性为90%-95%的情况下,性能最佳的OCT参数检测RNFL厚度异常的灵敏度仅为65%-75%。
ROTA是一种专利算法,它集成了从标准OCT扫描中获得的RNFL厚度和RNFL反射率测量,以识别轴突纤维束的光学纹理和轨迹,并揭示RNFL缺陷。ROTA可以检测出标准临床测试所遗漏的RNFL局灶性缺陷。
与OCT相比,ROTA可将青光眼早期视神经损伤的检测灵敏度提高15-22%。在95%特异度下,ROTA对早期青光眼的检测敏感性为97.3 ~ 98.4%,较现行临床标准提高15.0% ~ 28.4%。港大正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合作,将ROTA应用于研究及研究病人护理,而患者可在港大眼科中心及香港南区眼科普查处查阅ROTA的应用。
在一项针对177名健康个体和363名青光眼患者的诊断研究中,ROTA检测青光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传统的OCT RNFL厚度分析。此外,ROTA能够识别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压迫性视神经病变中的轴突纤维束损伤。
“我们很高兴与CU Medicine合作开发ROTA,它为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青光眼带来了新的希望高灵敏度以及特异性。”香港医学大学临床医学院眼科系主任兼临床教授梁启顺教授说。“我们的下一步工作包括从玛丽医院、葛量洪医院和香港眼科医院招收病人。纵向研究检查ROTA检测青光眼进展的有效性,并与OCT行业合作伙伴合作,将ROTA应用于临床护理。此外,港大眼科中心欢迎对青光眼诊断有疑问的患者参加ROTA评估。”
中大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系主任、何善辉眼科及视觉科学教授谭志勇教授说:“青光眼如不及早诊断及治疗,会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丧失。在香港,约25%的不可逆失明是由青光眼引起的,另有约10万名青光眼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通过先进的成像技术实现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进展检测是至关重要的。我很高兴ROTA是由CU医学和HKUMed合作开发的,现在它可以用于临床实践。”
ROTA支持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的技术,以提高诊断青光眼还有视神经病变。ROTA将部署在先进神经和青光眼成像网络(ANGI网络)上,该网络由世界各地的眼科医生、神经眼科医生和临床研究人员组成。
进一步探索